186 6511 0000

工業(yè)廠房凈化車間(潔凈室)施工全過程詳解(圖文)

發(fā)布時間:2022-04-21
已有 15445 家企業(yè)看過

      錄

1. 空調機器設備安裝施工

2. 空調配管施工

3. 空調風管施工

4. 空調保溫 (保冷) 施工

5. 電氣工程施工

6. 自動控制工程施工

7. 無塵車間內裝工程

8. 壓縮空氣系統(tǒng)規(guī)范

9. 測試、調整及平衡

10

1. 空調機器設備安裝施工
1.1 施工范圍
       空調機器設備安裝施工包括各項空調設備(本案無此設備時內容僅供參考),如:冰水主機(Chiller)、冷卻水塔(Cooling Tower)、水泵(Water Pump)、空調箱(Air Handling Unit)及其它附屬空調系統(tǒng)之機器設備。

1.2 設備基礎
       1.2.1 水泥基礎臺應建造于設計圖上指定位置,四周應留有適當之維護空間,以方便維護與保養(yǎng)作業(yè),且保持水平。在混凝土樓板上作水泥基座時,必須先將其表面弄成粗糙,清掃干凈后,給予充分之水份再施工。水泥基礎臺依基器之運轉荷重,放置9.5公里直徑(# 3)以上之竹節(jié)鋼筋,閑距10公分捆扎排放上下兩層。
       1.2.2 水泥基礎臺使用1:2:4比例之混凝土確實搗實,力求堅固,并依需要之大小數量埋入規(guī)定大小數量之定基礎螺絲 (Anchor Bloi )?;A臺表面應粉光及水平?;A臺之混凝土,須待完全干固后才能安裝機器?;A臺四周需施作10公分寬之排水溝且排水應良好,不得有積水及影響周圍環(huán)境之情況發(fā)生。

1.3 設備吊搬運
       1.3.1 乙方應事先擬妥設備吊搬運計劃,其內容應包括各項設備之進場日期、外型尺寸、重量、搬運路徑、預留孔洞及吊搬運設備。
       1.3.2 設備吊搬運時,應配合各工作安全要求,吊起物品應設專人指揮,并有警戒措施,以策人員機械安全。
       1.3.3 設備用搬運時,應參考各廠家提供之吊運說明書,并有適當之保障,以確保設備之完整。
       1.3.4 機器之搬移、吊卸,須用滾筒或吊夠,不得直接敲擊及將繩索套于脆弱之部位,并避免對人及建筑物之損傷。

1.4 設備安裝
       1.4.1 一般要求
       a. 機器之安裝應依照施工圖及制造廠之裝置說明書,正確安裝其與圖標不符者應以制造廠之說明書為準。各項機器設備之安裝位置及管路連接,得依各設備之實際需要作適當之修正,承包人應事先與其它相關工程承包商配合繪制安裝施工圖樣,經認可后施工。 安裝完成后應各別試車及調整,使符合設計之要求。
       b.所有機器設備須保持水平安置于基礎座上,并以制造廠家規(guī)定之防震裝置,安裝于機器座上,使震動減至最低,機器之四周應留有廠家規(guī)定之最小維護保養(yǎng)空間,以便于對機器做維修保養(yǎng)工作。
       c.機器設備若裝置于防震要求較高之處理,應按設計圖示裝配特殊之防震座。各主要機器設備之安裝,必要時得由原廠商指派專家在工地指導并負責校驗性能。承包人亦須派富有經驗之工程人員在場主持工程之進行。
       1.4.2 冰水主機及冷凝機組 (Water Chiller And Condensing Unit)
       a.冰水機為一組合之整體構造,包括壓縮機、驅動馬達、冷凝器、冰水器、附屬之潤滑系統(tǒng)、警示設備等。
       b.主要安裝前必須根據原廠商說明書之規(guī)定,依機器之型式大小,建造合適尺寸之水泥基礎(無特殊指定時高度為 10公分),四周依機器尺寸加大10公分。
       c.有關主機防震設備應依照設計圖說明規(guī)定辦理。
       d.主機基礎臺除參照設備基礎項目規(guī)定外,基礎臺四周之排水應良好,排水至指定地點,不得有積水及影響周圍之現象。
       e.其余相關工程之施工參照有關施工規(guī)范。
       1.4.3 水泵 (Water Pump) 
       a.水泵是由水泵及馬達組合而成,提供冰水、冷卻水循環(huán)之用。
       b.水泵安裝前必須根據原廠商說明書之規(guī)定依其型式大小建造合適尺寸之水泥基礎臺 (無特殊指定時高度為10公分) ,四周依機器尺寸加大10公分。
       c.水泵基礎參照本章之設備基礎辦理,基礎臺四周之排水應良好,排水至指定地點,不得有積水及影響周圍之現象。
       d.所選用之彈簧避震器,其彈簧直徑不能少于在負荷下彈簧高度之0.8倍,每一彈簧避震器安裝時應保持水平,此彈簧之全撓度(Deflection)應比額定最低撓度多50%。且一彈簧支座應具備有內置高度調整螺 絲。并附6公厘以上厚度之橡膠消音摩擦墊片。
       e.安裝水泵時應注意連軸器中心之校正并保持水平以避免不正常之噪音及振動。
       f.安裝水泵應以錨錠螺絲牢固定裝于混凝土臺上,水泵臺架須保持水平,并避免臺架發(fā)生變型或使軸承過份承受壓力,如未安裝防震器時,須于幫浦之底座安置20公厘厚之橡皮墊防震。
       g.水泵配管時需注意水管及水泵之安裝固定,以避免兩者重量造成相互影響。
       h.水泵應避免安裝于易有空氣滯留之位置。
       i.于水泵之入口,裝設過濾器。
       j.水泵進出口所接之水閥、水管等,均應加裝適當之支撐或吊架,以免水泵受壓,發(fā)生變形、龜裂、軸心不正等現象。
       k.其余相關工程之施工參照有關施工規(guī)范。 
       1.4.4 冷卻水塔 (Cooling Tower)  
       a.冷卻水塔為一整體構造包括外殼、散熱材、水盤、風扇、風車馬達及其它附屬設備等。
       b.冷卻水塔應置于設計圖上指定位置,通風順暢無障礙物之處,盡量在柱或梁之上方或在建筑時預留上位置上。
       c.基礎臺應依據廠商之規(guī)定及冷卻水塔之型式規(guī)格,建造合適之腳架基礎臺。
       d.冷卻水塔安裝時,應注意防止水滴飛散,避免影響周遭環(huán)境。
       e.冷卻水塔之材質軟弱,吊搬運方式須注意避免損傷機體。
       f.冷卻水塔安裝時應注意配管方向,避免管路交叉,以至管內積留空氣。
       g.冷卻水塔安裝時應注意水平,不能傾斜,以免散水不均,影響冷卻 效果。
       h.冷卻水塔安裝時,基礎螺絲應確實栓緊,以免被強風吹落損壞。
       i.冷卻水塔安裝處,若有較強季節(jié)風時,應注意配合建筑防風措施,以避免冷卻水流失。
       j.循環(huán)水出入水管之配管,向下為佳,避免突高之配管,且不能有高于下方水槽之配管。
       k.冷卻水塔配管尺寸之大小,不得小于原廠標準之進出水接管尺寸。
       l.冷卻水循環(huán)水泵之安裝不得高于冷卻水塔下部水槽水位。
       m.冷卻水塔兩臺以上并用,而只使用一臺水泵時,須配裝一連通并加閘閥,同時于進出水管加裝平衡閥以調整水量,使兩并用之冷卻水塔之水位同高。
       n.冷卻循環(huán)進水出水口接管處應裝置防震接頭,藉以防止塔身因管路 震動所引起之破壞,又可避免因配管不正而使水槽破裂。
       o.冷卻水塔配管方式依設計圖所示及參照本規(guī)范 "空調配管施工"。
       p.冷卻水塔在屋頂上安裝施工時,必須特別注意頂之防水設施,施工后不得有滲漏之情況。
       1.4.5 空調箱 (Air Handling Unit)
       a.空調箱組一般包括進氣混合、空氣過濾器盤管、冷凝水盤、送風機組、控制風門及檢修門等組合而成。
       b. 各機箱須采用模塊式,機箱板可分解,以利于運搬,機箱板采用夾層板(DOUBLE SKIN)結構,若安置于室內,需以內襯25mm厚隔熱材,若安裝于室外,則至少需以內襯50mm厚隔熱材。除應配合應力強度外,應能減少運轉時之震動、共振與噪音。
       c. 冷卻盤管具備有適當之斜度,以利將冷凝水排出,下面應設置接水盤,表面應加防銹及防水涂料。所有機箱板接合處應有氣密處理。
       d.冷卻盤管之表面風速不可大于2.25m/s(500FPM),以防止冷凝被帶出至系統(tǒng)內。
       e. 基礎臺應建造于設計圖上指定位置,四周應留有適當之維護空間,以方便維護保養(yǎng)作業(yè)。
       f.其余有關水管、電管及風扇等之施工參照相關施工規(guī)范。
       1.4.6 送排風機 (Blower)
       a.送排風機及馬達須達以螺絲固定于鐵架、木架或水泥業(yè)座上,如有震動之虞時,應加強必要之防震措施,使震動之產生及傳導減至最低。
       b.傳動裝置采用定轉動、定節(jié)距之傳動裝置。風機葉輪需經靜態(tài)及動態(tài)平衡校正。
       c.送排風機之四周應留有適當之保養(yǎng)空間,以方便維護及保養(yǎng)作業(yè)。
       d.送排風機安裝時應依國家噪音管制標準,依需要裝設必要之防音、消音措施。
       e.送排風機吊搬運時,應注意必要之防護措施,以避免損傷機體。
       f.送排風機吊裝時,應留意機體之高度,避免尖角傷害過往行人。
       g.送排風機安裝于外墻時,應附有防止屋外雨水滲入之措施。
       h.小型送風機 (僅供參考)小型送風機依型式可分為吊掛式及落地式兩種,依裝置場所亦可分為隱蔽式及露明式兩種。
       i.吊掛式以膨脹螺栓打入平頂,螺桿兩端均應以雙螺帽鎖緊。
       j.小型送風機水盤應以 50:1 之斜度吊裝,以利排水。
       k.閘門閥、二通閥或三通閥等應管件盡量裝接在滴水盤內,以免凝結水外滴。
       l.小型送風機安裝時應留有適當的保養(yǎng)空間,天花板應留有保養(yǎng)孔。
       m.小型送風機安裝時,應避免破壞水盤保溫,以避免凝結水。
       1.4.7 空氣過濾器
       a.自動滾筒式空氣過濾器
       b.空氣過濾網采用滾筒式,以光學式感應器感應過濾網堵塞程度,以驅動馬達卷取過濾網。本機過濾網即將用畢時,應可提供干點訊號,以通知維修人員。該設備之尺寸應配合空調箱之內徑。
       c.袋式空氣過濾器
       d.效率系依美國冷凍空調協會DUSP SPOT TEST之標準測試,詳見設計圖說。
       e.超高效率空氣過濾器(HEPA、ULPA)
       f.空氣過濾材采用折迭形,其長寬尺寸詳見設計圖說及材料表,效率則依美國聯邦標準209之光學掃描測試 (DOP TEST)。

1.5 其相關附屬設備:
其它相關附屬設備須參照制造廠家安裝說明書安裝。


2. 空調配管施工


2.1 施工范圍
       2.1.1 冷卻水管系統(tǒng)

       a.由冰水主機至冷卻水塔之冷卻水管及其附件之安裝。(如附設計圖)
       b.冰水管系統(tǒng)由冰水主機至各空調器之冰水管配管,包括空調器及附件之安裝。(如附設計圖)
       c.排水管及補給水系統(tǒng) (如附設計圖)
       d.包括冷卻水塔之排水管及補給水管配管,空調箱及室內送風機之排水配管,膨脹水管之補給水 配管及其附件之安裝。
       e.其它有關空調系統(tǒng)之管路(如附設計圖)
       2.1.2 配管材料
       除另有規(guī)定外,可使用下列配管材料:
       a.正B級鍍鋅鐵管,內外表面均應經熱浸鍍鋅處理。
       b.給水排水管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硬件 (俗稱 PVC 管),并符合 CNS 40053 K 3033 B級。
       2.1.3 管件 (Fittings)
       a.銅制管件
       管件及接合方式
       ?工作壓力在16 kg/c┫ 以上者,均采用對焊式或法蘭式接合。
       ?工作壓力在10 kg/c┫ 以下,而管徑在80公厘(mm)(含)及以上者,采用對焊式或法蘭式接合。
       ?工作壓力在10 kg/c┫ 以下,管徑在65公厘及以下者,使用牙口韌性鑄鐵接頭。
       b.PVC管件
       ?PVC 管一般均使用于工作壓力在 10kg/c┫以下。管徑在80公厘(mm)及以上者,采用活性套管式法法蘭式接合。
       ?管徑在65公厘(mm)及以下者,管件采用成型管件,用膠合劑連接。
       ?PVC 配管所使用閥類與鋼管相同,但連接螺絞閥類時須使用塑料閥接頭。
       2.1.4 閥類及儀表 (Valves And Gauges)
       水管系統(tǒng)裝設之閥類及儀表,應詳注于設計圖面,施工廠商得依設計圖需求施工。
       蝶形閥 (Butterfly Valve)
       采用簡單型,閥體頸部之長度,必須保有最少 50 mm 以上之保溫施工空間,采用法蘭式接頭。80mm∮~ 125mm∮為手炳操作型,150mm∮ 以上采齒輪操作型。耐壓等級須配合系統(tǒng)工作壓力。
       閘門閥 (Gate Valve)
       為非升桿式,耐壓等級須配合系統(tǒng)工作壓力。
       球型閥 (Globe Valve)
       為非升桿式,耐壓等級須配合系統(tǒng)工作壓力。
       多功能平衡閥(Multi-function Balance Valve)
       具有平衡調整、計量、關閉、數字開度及記憶裝置,耐壓等級須配合系統(tǒng)工作壓力。
       逆止閥 (Check Valve)
       為設有緩沖彈簧裝置之緩沖式逆止凡而,而橫式 (Swing)及雙瓣式,耐壓等級須配合系統(tǒng)工作壓力。
       過濾器 (Strainer)
       采用 Y型過濾器,須附污物排泄口及過濾網拆卸口,過濾網為不銹鋼制品,耐壓等級須配合系統(tǒng)工作壓力。
       防震接頭 (Flexible Connection)
       采用單球橡膠防震接頭或不銹鋼制防震接頭,耐壓等級須配合系統(tǒng)工作壓力。
       自動排氣閥 (Auto-Air-Vent)
       須為浮球式,青銅閥體,不銹鋼浮球,不銹鋼連桿,采內螺牙接頭,適用于工作壓力10 kg/cm2。
       壓力計 (Pressure Gauge)
       現場指示用之壓力計,采用布登管式壓力計,面徑不得小于 100mm,壓力計之接頭須為儀表螺牙,每一壓力計須附一儀表考克,表面白底黑字,表面刻劃的選擇正常操作下,表面壓力指示以公制為制。
溫度指示器 (Thermometer)
       溫度計使用紅色水銀或酒精易讀型,附溫度計保護管,長度為 150mm以上,表面刻劃以 公制℃表示,每℃一刻劃。
       2.1.5 一般注意事項
       管路于連接之前應先清掃管內,配管之末端開口應以適當之方法封閉嚴密,不使污物、碎屑等侵入。
       水平管路于一定之間隔裝置吊架 ( Hanger ),吊架之形狀應考慮由溫度變化所引起之伸縮量,選定固定式吊架或自由式吊架。
       彎曲及分岐部分則視需要支持之。
       靠近機器之配管應使用支架,以支持配管之荷重。不得利用水泵底座之彈簧或避震器,將配管之荷重、座力及應變加諸于水泵外殼。
       配管應考慮機器震動之傳導,利用管子轉彎選定吊件及錨定部位。
       中間層主管連接分管時,分管與地板或固定體之間應預留主管線膨脹伸縮量之距離,并可于接頭處使用伸縮接頭(Expansion  Joint)。
       管架或吊件固定于建筑物之處,應使用適當大小之混凝土埋入器、鉛錨或膨脹螺器。
       配管應于必要處所加吊架,靠近地面之配管則于墻壁或地板上裝置支架,有震動之虞的處所應裝置防震支架,且應能支撐管路一固定之高度,不受荷重之影響 (荷重轉移至彈簧組件上) 。

       管徑(mm)15~2532~80100~150200~300350~450500以上
       最大吊架間距 (m)2.43.03.64.87.28.4
       管架或支架應直接作用于水管本身或木質墊圈上,不能作用于水管軟質保溫材料上。
       管架表面須平滑,以免損壞或割傷管路。
       吊架或支架應選用合于標準之墊圈,固定及鎖緊螺帽,外露螺絲長度不可過長。
       管架及吊架材料應選用鍍鋅之鐵件,所有未經鍍鋅或鍍鋅破壞之鐵,于裝設后立即去銹涂以紅丹底漆,然后涂面漆二道。
       配管管徑大小變更之處應使用大小頭,特殊情況下才得使用卜申 (Bushing)。
       彎頭應使用標準配件,65公厘 ( mm ) 含以上均應使用大彎頭為原。
       配管應于適當地點加裝由任或法蘭便于裝拆。
       配管使用法蘭接頭時,法蘭接頭之間應墊3公厘 (mm)厚以下無接縫之橡膠襯套。固定之鍍鋅螺帽不可過緊或過松,外露螺絞長度不可過長。
       配管與機器(冰水主機、水泵、水塔等) 之連接應使用足夠耐壓之防震接頭。
       配管之長度須正確,不得有突起或受壓迫情形。
       各配管間應留適當空隙,以便配管保溫之施工,并使空氣可自由對流,以避免水管表面產生冷凝水。
       三通接頭 與三通接頭之中心距離至少要有分歧管徑之10倍以上。
       管路不得與建筑之墻、天花板及屋頂樓板直接接觸,如經由墻、天花板及屋頂樓板之管路與建筑物接觸面之邊緣應以減震材料隔離以免引起共振。若系穿過防火墻時,須使用防火填充材。
       管路三通之安裝應注意水流之流向,以免在管內產生降壓及水錘現象。
       水平配管應有適當之傾斜,以避免空氣滯留于管內。排水管應保持每米1公分以上傾斜。
       在管路高點處或其它必要之處應加裝自動釋氣閥,以免產生氣鎖(Airlock) 現象。
       冷氣機或空調箱凝結水之排水管應裝有U形存水彎,此彎之深度要視施于排水上正壓或負壓的大小而定。
       吊架及支架應確實施工牢固,調整后管路之支持應穩(wěn)妥,并成方正直線,使管路之走向整齊對正,無高低前后不均等情形。
2.1.6 鋼管之裝配
       螺紋連接處應使用氣化鉛與甘油之混合劑或其它之混合劑,以刷子涂在公螺紋上,或使用水管接頭專用之止泄帶纏繞在公螺紋上連接之,螺紋接頭連接后外露管牙應限為三牙以內,并需涂布防銹涂料。
       使用電焊焊接法或法蘭連接時,靠近機器或須拆卸之部份,應裝設法蘭,以利維修,電焊焊接部分可應用于直管之連接或不需拆卸之部分。
       電焊接頭:電焊接頭采用對接方式,焊接前先將管兩端倒角形成與管軸呈 37.5°± 2.5°之斜面,其管根留寬1.5公厘,然后將切渣及不潔物等磨掉,兩管接頭間隙為1.5公厘,電焊時先在周圍每隔90°處采用象限法,按照 1:3:2:4 對角法按順序點焊,其長度約為10公厘 (mm)。點焊時采用5公厘之焊條,每道焊接厚度約為3公厘,最后一道焊接層應高出管面3~6公厘 (mm), 其寬度較原有焊槽寬3公厘(mm) 以上。每道焊接接,應將前次之焊渣等雜物去除干凈,方可繼續(xù)焊接。
       65公厘∮ (mm∮)以上之接頭用電焊,50公厘 ∮ (mm∮) 及以下者用螺絲、閥、過濾器等不得直接電焊,所有彎向及交接處,應使用管件干管與支管相差兩號管徑時,可用直接擴管(Weld Outlet)。
       切管須使用鋼鋸、切管機或其它不使管徑變形之工具并以熟練之工人為之。
       切管切口需與管面垂直,切繼后應磨光切口并去毛邊。
2.1.7 塑料管施工
       塑料管采用承插膠合接頭,裝接前,先將插口及承口管部以抹布將接合處之灰塵、油類等擦拭干凈后,在插管端之表面,以小毛刷將膠合劑涂抹均勻后,立即將插口緩慢旋轉插入鄰接管之承口內,扭轉  90° 接合,并拭凈多余之膠合劑。膠合劑不可因用量多而被擠入管內?;騾⒄罩圃鞆S商之規(guī)定施工。
2.1.8 機器周圍配管
       冷卻水塔 (Cooling Tower) (僅供參考)
       a.冷卻水塔周圍之配管依設計為準。
       b.兩臺以上冷卻水塔并用時,需于入口配管上裝置平衡考克以便均衡水頭損失及調節(jié)水量。
       c.多臺冷卻水塔并聯使用時,盡可能使每一冷卻水塔通至水泵吸入測之摩擦損失相等,且每部冷卻水之最下方應裝置連通管,使每座冷卻水塔內的水位等高。并加閥便于修理及清洗水塔。
       水泵周圍配管  ( 僅供參考 )
       a.水泵周圍配管依設計為準。
       b.水泵吸入側之配管要短要直。
       c.水泵吸入口處應避免使用水平彎頭,盡量使用垂直彎頭連接上平偏心減徑接頭,再接到水泵吸入口;而且任何在吸入管之水平彎頭都應在水泵吸入平面以下。
       d.水泵吐出側之配管若有空氣滯留,將阻礙流體之流動,故空氣易停留之處,必須設置排氣配管;此外若于吸入管中途設置閘閥時,為防止氣曩之發(fā)生。閥軸盡量避免垂直裝置,無法避免時,則在其頂部設置排氣配管。
       e.于水泵吐出側裝置彎管時,至少要距離20公分以上。
       f.不得在水泵之吸入側裝置調整閥節(jié)調節(jié)水量,以避免造成偏流及增加吸力側之阻力。
       g.水泵吐出側裝置閥及止回閥,應盡量靠近水泵。
       h.水泵吸入管通常是向上傾斜,斜度約1/50~1/100以避免空氣滯流。
       i.水泵吸入管應特別注意空氣之泄漏,須鎖緊接頭,以避免空氣侵入。
       膨脹水箱  ( 僅供參考 )
       a.膨脹水箱應置于水泵之吸入測,并離管系最高點處至少1公尺以上之位置。
       b.溫度計及壓力計
       c.溫度及壓力計應依設計圖所示位置安裝。
       d.溫度計在配管上裝置時,須有適合尺寸之套管、感溫部不得直接接觸感測流體。
       e.溫度計之感溫部應與管徑匹配,若插入過短,則溫度之指示容易產生誤差。
       f.在水泵吸入測及吐出側應裝置壓力計。
       g.壓力計之前應裝置曲管及考克。
       冰水主機(Water Chilling Unit)周圍配管
       a.冰水主機周圍之配管依設計圖所示。
       b.空調箱(Air Handing Unit)周圍配管依空調箱周圍配管依設計圖所示。
       c.小型送風機(Fan Coil Unit)周圍配管小型送風管機周圍配管依設計圖所示。
2.1.9 水配管之試驗
       a.水配管之一或全部若施工完后,則必須在配管內充水,以行水壓試驗,其測試壓力為工作壓力之1.5倍。
       b.排水管則采滿水試驗。
       c.水配管之水壓試驗,須于冷凍機、空氣調節(jié)器、冷卻水塔及其它機器尚 未接續(xù)前行之,而且 一定要在保溫施工前完成。
       d.試壓用之壓力表于使用前,應注意檢查是否正常動作,以避免試驗壓力過高或不足。
       e.在做壓力試驗時,防震用軟性接頭等零件應事前善加保護,試驗壓力不加諸其上。
       f.試驗方法是由配管下部向管內送水,在配管頂部及必要地方設置排氣口,以便將管內之空氣全部排,而后加壓之?!?/span>
       g.加壓是使用手壓水泵 (或電動水泵) ,一面增加壓力,一面檢查配管,查看有沒有漏水的地方。
       h.試驗時水壓應增至系統(tǒng)工作壓力并維持30分鐘,壓力不下降,并且不漏水為原則,其測試壓力為工作壓力之1.5倍。
       i.試壓時倘若發(fā)現的滲漏之處,則鄰近管路應即拆下重新換新,絕對禁止以補泥或銃擊方法止漏。
       j.配管全部施工完成,且水壓試驗結果確定沒有漏水之后,應把設置于配管底部之排水閥打開,將管之水及泥砂、油、殘渣等全部排出。
       k.配管試壓完成后,則將配管與各機器接續(xù),全系統(tǒng)充滿水,運轉水泵,對整個裝置進行通水試驗。
       l.于通水試驗后,除需保溫之水管外,水管外表作防銹處理后一律加以油漆二道 (顏色另定),以區(qū)分管內流體之種類及減少水管生銹,并另以箭頭表示管內流動之方向。
       m.管路安裝完成后,應繪制詳細竣工圖。


3. 空調風管施工


3.1 用途
       本章適用于空調工程風管施工。包括送風、回風風管及緊急排氣制作。
3.2 施工范圍
       3.2.1 制造及安裝送回風風管及陰井緊急排氣管。
       3.2.2 制造及安裝各風管之吊架、風口、風門及其它附件。
       3.2.3 預冷空調箱、小型冷風機、緊急排氣風機及HEPA過濾網組吊裝、壁扇安裝及收邊。
3.3 方型風管補強及接合注意事項
       3.3.1 風管邊長450mm (18?)以上及鐵皮番號20以下,無保溫風管,為防止震動,應以十字紋(Cross Breaking),壓溝(Bedading)或其它方式,適當增強其剛性。
       3.3.2 大型風管彎頭應配合鐵皮寬度,于適當距離分段及補強。
       3.3.3 角鐵及圓鐵應作鍍鋅或防銹處理。
       3.3.4 法蘭及接縫應保持緊密,以維持強度及氣密。
       3.3.5 風管制成后內部應平整而不漏氣,鐵皮之鉤接應順風向。
       3.3.6 以方型風管長邊決定其長短之鐵皮番號(同一節(jié)風管其四邊板厚須相同),但其長短邊之補強,可分別依表選用適當補強方式。
       3.3.7 超大型風管其二固定支撐桿之間距不得大于1524mm (60?)。
       3.3.8 風管彎頭及變形管亦須按直營方式補強,其鐵皮番號及補強以較大尺寸決定。
       3.3.9 接頭補強角鐵須盡量靠近接項(75mm以下),以鉚釘或鐵板螺絲固于風管上,其固定間距300mm(12?),首尾固定點距風管邊不得超過50mm(2?)。
       3.3.10 直立式接頭(Standing Seam)每間隔150mm(6?)須以鉚釘或沖壓(Button Punch)固定,首尾固定點距風管邊不得超過50mm(2?)。
       3.3.11 法蘭接頭(Companion  Angle)須使用成型角鐵焊接制成,每間隔300mm(12 ?)及首尾須以鉚釘或鐵皮螺固定于風管上,法蘭螺絲不得小于8mm(5/16?),螺絲間距150mm(6?),但使用于中壓以上風管時,間距為100mm(4?)。
       3.3.12 承包商使用市售法蘭修代替角鐵法蘭時,須依下表選用。

角 鐵 法 蘭市 售 法 蘭 條
25 mm × 3 mm 25 mm × # 22
30 mm × 3 mm 30 mm × # 22

       3.3.13 法蘭條每間隔 150 mm (6?) 及首尾須以鉚釘,鐵皮螺絲或沖壓固定于風管上。
       3.3.14 法蘭條四角固定鐵片須以8 mm 螺絲固定。法蘭固定扣接簧片間距不得大于100mm(4?),風管長邊超過1000mm(40?)須使用螺絲固定片不得使用簧片。
       4.3.15 風管穿墻后修補應進行邊。
3.4 方型風管件
       3.4.1 圓弧型風管彎頭 (Radius Elbows)
       圓弧型風管彎頭其標準半徑不得小于風管寬度1.5倍,若空間不夠半徑小于1.5倍時,須加裝短徑順風片(Short Radius Vanes)。
       3.4.2 直角彎頭 (Square Elbows)
       直角彎頭除管內風速低于 5 m/s 不須裝設風片(Vanes 或 Vanes Runners)外,余均須裝設。
       3.4.3 分歧管 (Branch)
       a.方型風管分歧管分為平行分歧管 (Parallel Flow Branch)及直接插入型分歧管(Take-Off Branch)二種。
       b.平行分歧管須裝設分歧開關 (Splitter Dampers)或于各分歧管裝設風量開關 ( Volume Dampers)以調整風量。
       c.直接插入型分歧管須裝設導風器( Extractor)或于各分歧管裝設風量開關(Volume Dampers)以調整風量,分歧管連接單一出風口時,得以出風口之風量開關取代分歧之風量開關。
3.5 撓性風管 (Flexible Duct)
       3.5.1 適用于空調工程之撓性風管,一般分為鋁制軟管及鋁箔軟管二種。其連接及固定方式分述如下:
       鋁制軟管(俗稱自由管) 接頭須使用至少三支鐵皮螺絲固定,軟管直徑大于300mm(12?)時須使用至少五支鐵皮螺絲固定。
       鋁箔軟管接頭用金屬或塑料,固定帶固定。
       3.5.2 撓性風管連接時其固定點離撓性風管邊不得小于25mm(1?)。
       3.5.3 撓性風管一般用于空調送回風及常溫送排風系統(tǒng),若使用高溫或腐蝕性氣體時,應注意核對生產廠家規(guī)格選用適當產品。
       3.5.4 撓性風管安裝時須盡可能縮短,不得有過長或下垂現象。
       3.5.5 撓性風管軟管彎曲時,其彎曲半徑不得小于直徑。
       3.5.6 撓性風管軟管連接鍍鋅鐵皮風管時不得直接彎曲,須保留少計距離。
       3.5.7 撓性風管須與高溫設備(如:鍋爐,電熱器及蒸氣管等)保持距離。
       3.5.8 撓性風軟管連接頭長度不得小于 50mm(2?),連接二繞性風管之連接頭,其不得小于100mm(4?)。
       3.5.9 撓性保溫風管須使用厚 25 mm,密度每立方公尺16公斤之玻璃棉卷保溫,外包加強鋁箔保護層。
       3.5.10 撓性保溫風管連接后,須將保溫及保護層覆蓋于接頭并以膠帶固定。
3.6 風管吊架及支撐
       3.6.1 風管吊架為保持風管直線之重要因素,承包商須注意使吊架裝置于正確位置。
       3.6.2 水平吊掛風管距每一彎頭 600 mm (2?) 內及距每一分歧管 1220 mm ( 3?)內,須裝設吊架。
       3.6.3 風管吊架可使用預埋螺絲 (Concrete Inserts),并須區(qū)分顏色,避免與其它承包商發(fā)生糾紛。
       3.6.4 樓板灌漿前無法決定正確風管位置或風管更改時,須使用鐵制鍍鋅膨脹螺絲 (Expansion Anchors) 或火藥擊釘( Power Actuated Fasteners)。
       3.6.5 樓板厚度小于 100 mm (4?) 及泡沫水泥樓板,不得使用膨脹螺絲及火藥擊釘。
       3.6.6 風管長邊大于 1000mm (40?) 以上者,不得使用火藥。
       3.6.7 鋼構建筑之風管吊掛得使用廠家生產之固定夾(Beam Clamps),按廠家型錄安全重要選用。
       3.6.8 預埋螺絲、膨脹螺絲、火藥擊釘及固定夾選用時,其安全系數應為所支撐風管重量之四倍以上。
       3.6.9 方型風型吊架其制作標準如下表


方 型 風 管 吊 架 制 作 標 準
風管長邊(mm)最大間距(M)角鐵尺寸(mm)吊桿(mm)膨脹螺絲(mm)
750 以上3.625×399×40 L
760~15002.730×399×40 L
1510~22502.440×399×40 L
2260~25002.0 50×61313×50 L
2510  以上依風管重量特殊設計


       3.6.10 撓性風管吊架其間距不得大于 3 M (10?),管束寬度不得小于25mm (1?)       以鐵絲或 25 mm寬鍍鋅鐵皮條固定于建筑物上。
       3.6.11 無塵車間風管施作時應隨時注意清潔,管內外需經常擦拭。
3.7 風管附件
       風管之各項附件,應詳注于設計圖,施工廠商得依設計圖要求施工,未標示之附件,不得以工程慣例要求承包廠商無償制作。
       3.7.1 防震接頭 (Flexible Connections)
       裝設于風管與風車連接之進口,以免風車震動傳至風管系統(tǒng),長度不得小于75mm 亦不得大于 250 mm。一般使用材料為帆布、塑料或人造橡膠被覆玻璃布 (Fibr-glass Cloth With Neoprene Coating)。


風管著邊尺寸" A " 尺寸帆布接頭
30" 以上4"6"
31"~54"5"7"
55" 以下6"8"


       3.7.2 分歧開關 (Splitters)
       裝設于風管分歧處,以便調整分歧風管之風量及鎖定。閘板厚度應較該分歧處風管鍍鋅鐵皮之厚度加厚 2 號。必要時應加以補強以防彎曲并用鎖緊器以資固定。
       3.7.3 風量開關 (Volume  Dampers)及控制風(Control  Dampers)
       風量開關之葉片寬度不得大于300 mm ( 12? ),否則應選用多葉對開型(Multi-Blade Opposed Type),葉片采用 16號鍍鋅鐵皮,并做 V型溝以增加強度,葉片塔接處應加氣密墊片,使用適當軸承,使轉動靈活。風量開關須用扇型銷緊器,以固定開度,控制風門應設控制操作器連焊。
       3.7.4 風口及風柵
       a.風口及風柵承包商應繪制詳細風口預留孔施工圖,經業(yè)主認可后,由建筑物包商負責留孔。但若預留孔圖有錯誤時,應由承包商自行負責修補。
       b.所有出風口、回風口及排氣口等均應裝設風量調節(jié)風門,以利風量平衡之校正,所有風口之試樣,應依圖說選送型錄或樣品,經業(yè)主認可及決定顏色后方可制造安裝。風口之選用以式樣為優(yōu)先考慮,除特別規(guī)定外,應采用專業(yè)廠之標準材質。
       c.風口因形狀復雜,須手粉體涂裝。但鋁擠型口,可使用陽極發(fā)色處理?;仫L花板等形狀簡單者,得用烤漆處理。
       d.圖說中標示尺寸為風口接管之凈尺寸,風口內框應酌予縮小。
       e.配合輕鋼架天架( T-Bar Ceiling )安裝之風口,其外框尺寸須與輕鋼架配合,延伸其面板;若暗架施工則須配合裝修放樣開孔。
       f.擴散型出風口(Ceiling Diffusers ) CD
       擴散型出風口依外型分為圓型、長方型及正方型三種。依出風方向分為四向、三向、雙向及單向四種,承包商應依圖說選用正確之型式。擴散型出風口除裝設于小型空調機及可變風箱之單一出風口外,應附導風片及風量開關。
       g.回風百葉(Return Air Louvers)RL
       h.回風百葉為單層傾斜式固定葉片。垂直安裝時葉片應朝下,大型回風百葉可由數片組成,但須注意補強。
       i.回風花板
       回風花板應以1mm厚鋁板沖壓制成,附鋁擠型外框及可清洗 式空氣過濾網。
       j.室外百葉(Fresh Sit Intake & Exhaust Air Louvers )
       室外百葉(裝于建筑物外墻之進排氣口)除圖說特別規(guī)定外,應由建筑承包商負責,以劃分建筑物之防水責任。
       室外百葉應采用不銹鋼或鋁擠型等,耐候性較佳之材料制造,其結構應能抵擋臺風及雨水進入。并附有不銹鋼防蟲網,以防止蚊蟲進入。
       連接室外百葉之風管應有集水及排水裝置。
       3.7.5 導風器(Extractors)
       導風器裝設于出風山及岐管出口處。
3.8 風管油漆
       未保溫之露明風管于吊裝前須依業(yè)主指定顏色,油面漆兩道:室內油漆須采用鍍鋅鐵皮專用漆,室外采用EPOXY漆。

3.9 風管制作程序
       3.9.1 材料規(guī)格之確認
       依合約圖說選用正確之材質、規(guī)格、尺寸、廠牌等。
       3.9.2 風管施工圖之確認
       依風管施工圖之標示尺寸,與現場實際尺寸對照是否正確。
       3.9.3 材料裁取及加工
       依風管施工圖之標示尺寸,裁取各部份之材料,并確認是否有任何特殊特工要求。
       3.9.4 風管法蘭及補強等之制作
       根據風管施工圖之要求,制作風管法蘭、補強及附件。
       3.9.5 風管組合前之清
       風管組合前應清除各部份及附件上之塵土。
       3.9.6 風管組合
       將風管本體、法蘭、補強及附件組合完成。此時須注意補強及管溝、縫之填隙。
       3.9.7 風管表面處理
       風管組合完成,將表面清潔后,應依規(guī)范油漆或保溫。
       3.9.8 運輸搬運
       須注意運輸及搬運過程之裝卸保護措施,以避免碰撞而損壞風管。
       3.9.9 風管安裝
       風管安裝須注意與其它承包商配合擬定安裝進度,安裝并須注意吊架間距。
       3.9.10 各項附件安裝 (潔凈車間http://hardtofindfoods.com/)       
       將各項附件如風口、防震接頭、風量開關等,配合安裝并固定。
       3.9.11 安裝收尾工作
       除依規(guī)范要求施工外,應顧及美觀、堅固和安全,并注意接頭及法蘭處之保溫,以及穿外墻之防水等。


4. 空調保溫 (保冷) 施工


4.1 施工范圍
       承包商須依規(guī)范供應保溫材料、保溫護層、黏著劑及其它完成保溫工程所須之零材料,并依此規(guī)范施工完成。
       4.1.1 設備保溫-除出廠前已依設備規(guī)范完成保溫之設備外,須現場保溫之設備。
       4.1.2 水管保溫-包括冰水管、熱水器、冷媒回流管、蒸汽管等及管路中所有凡而及管件。
       4.1.3 排水管保溫-有凝結水產生之排水管及管件。
       4.1.4 風管保溫-包括空調送風、回風管及引入外氣風管與高溫之排氣管。

4.2 保溫材料
       4.2.1 聚乙烯發(fā)泡體( Polyethylene Foam) 俗稱 PE 發(fā)泡
      *須采用經特殊防火處理具難燃性,并符合 CNS 100487 國家標準
       4.2.2 玻璃棉 (Glass Wool )
      *須符合 CNS 3065 國家標準
      *使用于內保溫時,表面須經碳化處理

4.3 保溫護層
       4.3.1 保溫護層須能保護保溫材之完整,以防損壞并具美觀。保冷時并須兼具防止水氣進入保溫層產生凝結水之功能。
       4.3.2 保溫護層依功能分為防水氣 護層及一般護層。于露明場所及室外保溫時,除防水氣護層外,再以一般護層保護。
       4.3.3 直立管安裝保溫護層時,須由下方開始施工,使上方之保溫護層,覆蓋于下方保溫護層上。

4.4 保溫零附件
       4.4.1 黏著劑-須依保溫材之材質選用適當之黏著劑,如普利龍保溫時,不得采用含甲苯之強力膠,須使用冷膠。
       4.4.2 保溫釘-須采用鍍鋅鐵板沖壓制造之保溫釘及熱片。保溫釘度須配合保溫厚度。以強力膠黏貼固定于須保溫之表面。若采用植焊型保溫釘時,須注意調整焊接電流,不得破壞內部鍍鋅表面。相鄰兩保溫釘之間距不得超過30mm,保溫釘離保溫邊緣不得超過10mm。
       4.4.3 保溫束帶-采用厚度0.25mm不銹鋼板或厚度0.4mm 鋁板寬均為20mm制成。用于固定保溫材或保溫護層。
       4.4.4 保溫泥-須采用水硬型巖棉。用于不規(guī)則表面之保溫,如凡而、彎頭等。得采用六角型鍍鋅鐵絲網輔助固定。

4.5 設備保溫
       4.5.1 保溫厚度以設備運轉時之表面溫度,依下表選用適當厚度。
       表面溫度° C60201050-10-20-30
       保溫厚度mm16163040506070100
       4.5.2 (以上厚度依據保溫材之熱傳導率低于 0.035 kgal / mhr℃ 以上)厚度超過 40 mm (含) 以上時,應使用雙層保溫材,將保溫接縫錯開。
       4.5.3 保溫材應與設備表面緊密接合,不得留有空隙,必要時可在保溫材開槽、切割、切斜口或使用相同材料之墊材填接頭、接縫、裂縫及陷處。
       4.5.4 保溫材與設備表面應以黏著劑貼合,黏著劑涂布面積不得少于 50%。
       4.5.5 設備保冷時應加防水氣護氣層。
       4.5.6 露明設備保溫完成后,應加一般護層或以六角鍍鋅鐵絲網覆蓋,再覆以厚實保溫泥。但若以 PE或橡膠發(fā)泡保溫外觀完美者,得免加一般護層。
       4.5.7 設備銘牌上不可保溫,其周圍應切斜口并予以密封以防水氣滲入或將銘牌移裝于保溫護層上。
       4.5.8 若設備之保溫須定期打開以便維護,修理或清潔時,應采用易于拆裝而不致損壞保溫之安裝方式。

4.6 管路保溫
       4.6.1 管路保溫應于管路試壓完成后進行之。
       4.6.2 管路保溫施工前應表面塵土清理干凈。
       4.6.3 管路材應與管路表面緊密接合,不得留有空隙。
       4.6.4 大口徑無成型保溫管時,得使用相同厚度保溫板。
       4.6.5 除熱水管及蒸汽管外,應加防水氣護層。
       4.6.6 室外管路保溫完成后,應加一般護層。
       4.6.7 露明之管路,須將保溫材及護層之接縫置于不明顯處。
       4.6.8 安裝防水氣護層之保溫管路,所有管件、閥類、由令、法蘭及過濾器均須保溫。
       4.6.9 不安裝防水氣護層之保溫管路,其由令及法蘭不須保溫。
       4.6.10 標稱管徑50 mm及以上之管路,于保溫與支撐架之間,必須在護層內加裝木質或高密度之保溫材料,且與保溫管相同厚度及形狀之內襯,或使用適當寬度及強度之保溫護片,安裝于保溫護層外,以防止保溫管于支撐處凹陷。
       4.6.11 過濾器之網蓋處,須作成可活動之保溫,以利拆卸維護。
       4.6.12 管路保溫依不同之保溫材其施工方式,護層及零附件分述如下:
      *使用 PE 發(fā)泡或橡膠發(fā)泡保溫管。
      *出廠前保溫材表面須經防水氣處理。
      *不須使用防水氣護層及一般護層。
      *黏著劑須使用強力膠。
      *保溫管須依其自然長度安裝,不得以外力接扯。
      *保溫管密度每立方公尺30公斤以上,保溫管建議厚度如下表:

標稱管徑mm室內保溫厚度mm室外保溫厚度mm
202532
25~503240
65~3504050
400~7005065

      *直管保溫施工-
       可將成型保溫先套裝于直管上,再予以安裝,或以小刀將保溫管剖開,密合安裝于已裝妥之直管上,接縫以強力膠貼合。
     *彎頭保溫施工-
       標稱口徑 32mm 以下管路之彎頭保溫,可將成型保溫管斜切45 °,密合裝于彎頭上。標稱口徑 40 mm 及以上管路之彎頭保溫,須采用成烈保溫管以至少三等分之角度斜切,經組合后,安裝于彎頭上,以強力膠將其固定。
     *閥體保溫施工-
       依閥體外徑選用較閥體長50 mm之成型保溫管,使其足以重迭覆蓋于兩端保溫直管上,將保溫管依閥體形狀切除,密合裝于閥體,閥體頂之突出部份,同樣以不妨害操作之保溫,密合安裝,空隙處以同等級保溫材緊密填塞,再以相同材料,之保溫平板覆蓋于閥體頂蓋,以尼龍繩及冷膠將其固定。

4.7 風管保溫施工
       4.7.1 風管施工保溫施工前應將表面塵土清理干凈。
       4.7.2 保溫材應與設備表密接合,不得留有空隙。
       4.7.3 保溫材與風管表面應以黏著劑貼合,黏合劑涂布面積,外保溫時不得少于50%,內保溫時須100%。
       4.7.4 風管保溫應加防水氣護層。
       4.7.5 室外風管保溫完成后。應加一般護層或采用內保溫方法施工。
       4.7.6 設計圖上標示風管尺寸,為風管內之凈尺寸,若采用內保溫時,須依保溫厚度,放大風管尺寸。
       4.7.7 風管貫穿防火隔墻時,防火開關不可保溫,以保持其防火效果,保溫切斷處,其周圍應密封防水氣進度保溫層。
       4.7.8 大面積之風管保溫可采用束帶,以防止底部之保溫材下垂。
       4.7.9 風管保溫可于安裝前施工但接頭處須妥為處理。


5. 電氣工程施工


5.1 一般規(guī)定:
       屋內電氣設備工程之施工裝設,除設計圖樣及本說明書另有規(guī)定者外,悉須依照臺灣電力公司最近頒行之「屋內線路裝置規(guī)則」內有關之各項規(guī)定辦理。

5.2 設計圖樣:
       設計圖樣系表明電氣管線之排列與范圍,出線頭及配電箱之位置,承包人應根據設計目標,將計劃施作之配管位置與現場工程師研討后再施工承包人應詳細研究建筑物之結構及完成后之情形有影響其作業(yè)者,按照此種情形配合并供應各種所需零件及配件,完成裝置各項設施。

5.3 配合工程:
       所有空調設備之電源線及給排水、消防工程等設備之電源線,承包人須負責施工至馬達或機器之出線口,并標上記號,按線由各設備承裝商自行銜接。并會同空調及給排水、消防工程承包人試車。

5.4 套管:
       5.4.1 凡通過地下層外墻之引進線管,管線均須做防水套,內外兩側并須填入防水材料以防漏水。除另有規(guī)定外通過墻面、地板或梁等處之電管亦皆應加套管。
       5.4.2 穿鑿修補:人工打鑿或機械鉆孔,均應得到現場工程師之準許,并盡量避免損及建物結構。

5.5 接地:
       5.5.1 本工程所須接地悉須依照臺灣電力公司最近頒行之 ( 屋內線路裝置規(guī)則),及交通部電信總局頒布之( 建筑物電信管線施工規(guī)范)內有關之各項規(guī)定辦理。
       5.5.2 全部屋內線路之導線管系統(tǒng)及配線系統(tǒng)之中性線均須接地。地線與內線接線點以裝在電表后,總開關側為最適宜,地線應熔接于接地銅棒,妥善連接使永久不斷之接地網絡,并須制作止水頭、板,以防滲水。

5.6 導管裝置:
       5.6.1 塑料管采用承插膠合接頭,裝接前先將插口及承口管部以抹布將接合處之灰塵、油類等擦拭干凈后,在插管端之表面,以小毛刷將膠合劑抹勻后,立即將插口緩慢旋轉插入,鄰接管之承口內扭轉90°接合,并拭凈多余之膠合劑,膠合劑不可因用量過多而被擠入管。
       5.6.2 所有導管暗式裝置者,均須按設計圖樣所示埋置于完成之墻壁、平頂、地板地坪之內。
       5.6.3 敷設明管時,務使導管置于與墻面、結構體,以及任何垂直面與平頂所相接之直線平行。導管應于每隔2.4公尺處加以支承。非金屬導管則應每隔1.5公尺處加以鍍鋅金屬護管固定支承,且若配管延伸較長,并易受氣溫冷熱變化之影響時,應于接近配管之末端處裝置伸縮接頭。
       5.6.4 敷設導管時,務須注意防護勿使垃圾、混凝土或灰漿等阻塞管內,受阻塞之導管應將管內阻礙清除,如不能清除時應予更換。
       5.6.5 金屬導管與出線匣及配電箱等之接合,應使用二個制止螺絲圈固定之。如管予護圈能與匣或箱之內壁面緊接固定時,得用一個制止螺絲圈及管子護圈固定之。所有導管之出線口均應裝設管子護圈。
       5.6.6 所有導管施工應配合現場在必要之處 (無論圖上有無注明) 設置拉線箱。
       5.6.7 非金屬管配管工程,不得兼供作燈具及設備之支持物,并不得設于易受機械碰損之處所。
       5.6.8 PVC導管與出線匣、連接匣及配電箱之接合處,應做喇叭口固定之。
       5.6.9 金屬導管變更方向時應使用用彎或適當之配件。如在工地彎曲導管時,應使用標準之彎管器。所有埋設在建筑物內之導管,不得直接穿越伸縮裝置。
       5.6.10 于工地切斷金屬導管紋制螺紋時,應使用標準螺絲鐫模,斷口須銼光平整。導管之防銹保護層因斷口及紋紋損壞之處,均須滿布防銹涂料保護之。
       5.6.11 敷設導管時,如遇有雨水、塵埃侵入之虞者,管口須加適當防水裝置。
       5.6.12 建筑物未完工時,所有管口應加封閉,并須于建筑結構完成后,再開始穿入導線。
       5.6.13 金屬管及其配件應緊密銜接,使成一良好之導體。如銜接部份之電阻過高,應使用銅線跨接,跨接線之線徑,最小應為二公厘。
       5.6.14 凡導管與機件如馬達、熱水爐、熱水器之接續(xù)均須裝置軟管,其管徑應與所接導管大小相同。
       5.6.15 所有明管之吊管線支架、固定角鐵、螺絲、螺帽及其它配件等均采用熱浸鍍鋅材料,屋外部份均采不銹鋼材質,除另有注明外,余皆列入另料項目內。

5.7 導線裝置:
       5.7.1 屋內電力及照明之分路導線,其最小線徑不得小于 2.0 公厘,各極之導線應以不同顏色區(qū)別之,中性線應為白色,同極之導線應為同一種顏色。
       5.7.2 導線應盡量避免連接,連接導線時應在連接匣內為之,并采用臺灣電力公司認可之方法施工。
       5.7.3 導線在管之內部不得連接,導線之聯機部份不得與敷設面接觸,以免發(fā)生危險。
       5.7.4 管內導線連接或分歧時,應用連接匣。且應盡量將該匣裝設于容易檢視之處。
       5.7.5 導線裝入管內時,應先清掃及干燥管之內部,同時施工時不得使用油膏等物,以免損壞導線之包皮。
       5.7.6 電話或直流電路之導線不得敷設與交流電路之導線于同一導管內。
       5.7.7 導線需以顏色區(qū)分" 相 "別,如遇截面積較大之導線,不易購得其它"顏色導線時,一律以黑色施工,但出線端一律以紅、黑、籃三種端子套管之,以資識別。
       5.7.8 接地線一律由配電盤接地母線接出,規(guī)定以綠色導線布設,以資識別。
       5.7.9 至各分盤之干線相別  ( A、B、C )  一律以低壓配電盤之所標示相別( R、S、T ) 為準,施工者不可任意更換施工。
       5.7.10 配件待穿之空管必須預留尼龍拉線一條。
       5.7.11 天花板內之導線管須為金屬軟管,管徑應與所接導管大小相同。
       5.7.12 所有配線于按裝器具前皆須測試線路,否則若因錯接或施工之不當造成送電后業(yè)主供應之設備損毀,承包人須負責賠償。

5.8 出線匣裝置:
       屋內線路之出線頭均須裝有出線匣,出線匣之外綠應與完成建筑之飾面平齊,所有照明器具之控制開關應設置于靠門之把手之一邊。如為雙扇門時,應設置于門扇凈寬之外,以免門敞時掩蓋之。除設計圖樣另有注明者外,相鄰兩出線匣之間,水平距離二十公尺以內,垂直距離十公尺以上,均應設接線所有出線頭之裝高匣,除本公司頒定機電統(tǒng)一施工圖及設計圖樣另有規(guī)定者外,均按下列規(guī)定。如有疑議應由工程師解釋之。


出線頭種類裝置高度(距完成地面最小限)
吊燈架2.7-2.85公尺
壁燈架1.90公尺 (浴室)
手開關1.10公尺
暗插座0.25公尺
電話出線匣0.25公尺
馬達控制箱1.20公尺
電鐵插座1.70 - 3.00公尺
電話接線箱0.30 公尺
配電箱最高之開關把手高1.95公尺


5.9 手擦開關插座之安裝:
       所有手捺開閥及插座,除另有注明者外,均使用嵌壁式,如數個開關或插座連在一處時,應共享一塊蓋板,裝置開關時應數個橫向排列整齊有序,并應板機向上時為通電位置。

5.10 配電箱及配電盤安裝:
       配電箱、配電盤內各開關旁應附明細規(guī)格牌或表,注明電路號碼及負載內容,俾便于日后之維護管理。

5.11 屋內照明燈具之安裝:
       5.11.1 照明燈具之安裝,依圖標概略位置,作整齊與對稱之排列,惟應與空調出風口、回風口,互相讓開。
       5.11.2 日光燈具須選用圖標型式及額定電壓,40W 以上者采用高功率安定器。

5.12 屋外照明燈具之安裝:
       屋外照明燈柱位置應按圖標位置及現場情況適當選定,經工程師認可后方可澆置甚礎混凝土。燈柱上端彎曲方向亦須經工程師認可后,方得以鐵楔固定,并權塞防水材料。燈柱應予確定接地,燈具依圖標型式及電壓選定之。

5.13 變電設備安裝之規(guī)定:

       變壓器、高低壓開關箱、斷路器、電力熔絲及避雷器等設備之裝置方法,均需按照臺電配電線路裝置手冊之規(guī)定辦理。落地式配電盤、箱,安裝前先建造基礎、電纜溝或管路,安裝時應注意整體配置并調整水平,外箱按規(guī)定接地,并以地腳螺絲固定之。

5.14 變壓器之安裝:
       依照圖標位置安裝,安裝時應注意整體配置排列并調整水平,外殼按規(guī)定接地,一、二次線若用銅排時,應有軟銅帶之伸縮接線,并有適當之絕緣支持物;若用電纜時,應有適當支持架。

5.15 電纜之安裝:
       電纜之安裝應按照臺電之電纜裝置法、制造廠之說明書及圖標方法施工。屋外或箱外電纜引上在地面 2.5 公尺部份,須外套鐵管或 PVC 管保護之,直埋地下者依圖示方式,其埋入深度高壓電纜最少 1.0 公尺,低壓電纜最少 0.6 公尺。電纜周圍填充細砂,上面蓋以混凝土塊保護之。所有電纜應為全新,無接頭連接管,終端裝置應依圖標規(guī)格及制造廠之說明書施工。

5.16 接地工程:

       屋內外高低壓開閥箱、弱電箱、分電箱、變壓器、電動機外殼、鐵構架、金屬管及其它機件之接地,應按臺電屋內線路裝置規(guī)則實施,不得省略。接地網或接地銅板及接地棒應照圖示施工,焊接方式以cadweld熔接及施工后應立即測試,以判斷是否已達圖示設計要求之接地電阻值,若不能達到時,應報告工程師同意后,增加接地棒數量,使能達到要求之接地電阻面,所須工料由承商負責。

5.17 火警系統(tǒng): ( 僅供參考 )
       須照建筑技術規(guī)則之規(guī)定及圖標,并參照指定之火警制造廠商之說明書配線并安裝,系統(tǒng)完工后,承包商應會同甲方作回路測試,并經當地消防機關檢查合格后,始可驗收。

5.18 避雷針:( 僅供參考 )
       全部避雷器系統(tǒng)應照圖樣所示之規(guī)范裝設,銅導線用硬紋線,某導電率不得小于98 %,導線固定器、型接頭等零件均應為青銅紫銅制并鍍鉛,地下導線及接地均須依圖施工。導線通過建筑物、基礎及路面者,應加套導線管保護之,接地導線于離地起至墻上八?高度應裝厚壁PVC 套管保護之。

5.19 對講機系統(tǒng):( 僅供參考 )
       須照圖標,并參照指定之制造廠商之說明書配線并按裝。

5.20 發(fā)電機:( 僅供參考 )
       依照圖標位置,先行建造基礎,安裝時注意機器之穩(wěn)固,并調整水平,外殼按規(guī)定接地,并以地腳螺絲固定之,并參照指定制造廠商之說明書配線并按裝、試車,并注意與ATS之匹配,調整至合乎規(guī)定,以能發(fā)揮其功能。電源由電氣包商配至發(fā)電機之啟動控制盤,由發(fā)電機商負責接線,雙方配合測試。

5.21 電話系統(tǒng):( 僅供參考 )
       電話出線匣、接線箱、導管等均照圖樣所示位置、尺寸及規(guī)格裝設,并悉遵照當地電信局建筑物電話配管設計要點有關規(guī)定施工。

5.22 播音系統(tǒng):( 僅供參考 )
       播音設備之出線匣、管線、接線箱等應按圖樣所示設置,并參考指定廠牌之說明書施工。

5.23 電視天線系統(tǒng):( 僅供參考 )
       須照圖示,并參考指定廠牌之說明書施工,以能調整至畫面清晰為止。如本公司另行發(fā)包者,電氣承裝商應于配管內預埋引線。

5.24 地板線槽:( 僅供參考 )
       5.24.1 地板槽線鋪設前須先放樣,裝置后須調整水平及高度,并參考指定廠牌之說明書施工,按裝出線栓、標示栓等設備所須之地坪開孔及清潔修補由承包人自行負責,開孔須注意地坪之美觀,開孔后須維持管槽內之清潔。
       5.24.2 地板線槽之按裝,依圖標位置,使用標準長度線槽按裝為原則,無法適用者,以配合現場裁剪裝設。
       5.24.3 組合地板線槽時,待模板釘妥鋪上第一層銅筋后開始架設施板線槽,線槽架設完畢再鋪設第二層銅筋,最后作水平調整。4. 接線盒需配有腳架固定,線槽每隔 1.0 ~ 1.5M處應以支架固定配合調整螺絲調整水平高底,PVC管則于1.2M處固定。

       5.25 所有器具設備與附屬安裝管線、出線匣、拉線箱、接線端子箱等之規(guī)格均須按照圖說規(guī)定與參考指定廠牌之說明書配合現場裝置及施工。

5.26 試車:
       本工程須經臺灣電力公司主管區(qū)管理處檢驗合法準予接電,接電前須進行各項高低壓設備、馬達控制、電燈、插座、消防火警及其它相關之換控、調整、各項技術手冊、換作程序之轉移均須會同業(yè)主。


6. 自動控制工程施工


6.1 施工范圍
       6.1.1 施工規(guī)范以一般空調及無塵車間空調系統(tǒng)之自動控制器材之安裝,調整及其管線施工等。
       6.1.2 如空調系統(tǒng)控制圖所示之范圍,含器材供給、安裝、測試、調整及機器設備之連鎖控制。
       6.1.3 所有空調設備現場控制盤、配管配線、電源供線、馬達接線等,須依設計圖及合約之工程范圍與電氣承包商密切配合。
       6.1.4 空調器材及其傳訊需能配合。

6.2 器材采購

6.3 自動控制系統(tǒng)施工
       6.3.1 器材安裝
       a.各項器材應依據廠家提供之安裝說明書,妥為安裝于易于調整維修保養(yǎng)之處所。
       b.各項控制器材進入工地后應存放于潔凈干燥之場所,以避免器材中精密配件受損,并不可堆積過高以避免壓損。
       c.各控制組件(Controller) 應安裝于特定之控制箱中,不可與其它配電設備混合,藉以防塵,并保護正常之運作,并且盡量避免附裝于空調設備上。
       d.各感應器 (Sensor) 應按照計圖之要求,并能充分反應感測條件之位置妥為安裝,并避免陽光直射及靠近其它熱源。
       e.風管型及水管型之溫度傳感器按照設計圖要求,裝設于管路上之正確位置,并用適當之安裝配件妥為固定之,水管型溫度傳感器,應裝于套管內,并需填入傳熱介質,傳感器及筒應完全插入管內,不得外露。
       f.控制組件裝于屋外時應為防水型,否則須安裝于防水鐵箱內。
       g.風管型及水管型電力傳感器,應避免安裝于擾流區(qū),并選擇適當位置妥為安裝。流量開關 ( Flow Switch )安裝位置應避免震動、擾流、及管內氣泡積存區(qū)。
       h.操作器 (Actuator ) 安裝時應注意配合正確連桿使用,并妥為調整之。

6.3.2 控制系統(tǒng)施工
       a.除另有說明外,均按臺灣電力公司之有關規(guī)定施工。
       b.控制或監(jiān)視之線路應使用1.2~2.0mm2控制線或多蕊電纜線,并依照臺電配電規(guī)則規(guī)定使用PVC管、EMT管或RSG管。
       c.電力管線之裝置,自配 (分)電箱或開關箱至各機器間之管線,應按出品廠商之說明書或電氣設計圖施工。
       d.控制線路須依照設備制造廠商之說明裝置,并須經業(yè)主及監(jiān)造工程師之認可。
       e.電氣導線管與馬達連接頭須使用金屬軟管連接。儀器之連接處須用擴張接頭以便拆卸。
       f.所有馬達、機器設備之外殼及配電箱,均須按規(guī)定實施接地。


7. 無塵車間內裝工程


7.1 隔間庫板
       7.1.1 嵌板規(guī)格
       a.采用42mm厚以上之組合隔間板雙面烤漆鋼板內充紙蜂巢(耐燃2級)。
       b.庫板于出廠前須于烤漆鋼板表面須貼PE保護膜,以防污損烤漆鋼板表面。
       c.庫板切割處須作收邊處理。
       d.庫板之地面角落須裝弧型踢腳板。
       7.1.2 門窗規(guī)格
       a.組合、門:面材規(guī)格同隔間墻,門板上需裝設窗口,并附門弓器及五金。切割墻板之門框踏板須以不銹鋼板收邊。
       b.自動門:采上懸式鋁框結構,玻璃厚度5mm,自動門機采日本進口品,皮帶采不揚塵之PU材。
       c.視  窗:采無塵車間專用型,鋁框須為防塵之斜面,玻璃厚度5mm,與玻璃接合處均須氣密處理。
以上所有鋁門與鋁框均須采用鋁擠型制造,鋁擠材須符合CNS6063之規(guī)格,鋁材表面須經電鍍陽極處理或考漆,采用不銹鋼材者不受此限。
       7.1.3 施工要點
       a.依圖面及現場實測之尺才開始放樣。
       b.天軌:安裝時要整齊,接口處須修齊,碰到轉角應先安裝再接直料,每隔60cm以擊釘或螺絲固定于天花板。
       c.地軌:安裝時要平整,先把門的安裝位置預留,尚須注意地差問題,如地面高低差太多,須墊平使其落差減少,不影響調整水平,每隔60cm以擊釘或螺絲固定地于坪上,如果地縫太大須以填縫劑補滿。
       d.收頭:力求整齊一致,連接處要求無隙縫,與天軌及轉腳接口處尤其注。
       e.立板:看清楚圖面于何處著手,門框兩側上中下完全用ㄇ收邊,不致于搖晃,雙凹銜接,中間放置銜接材,易裝易卸,又可重復使用。
       f.窗框:直框之兩側銜接板材以壓條固定于板材,上下橫框以自攻螺絲固定加強橫架,裝置玻璃條利用窗框溝縫?入,因窗框及壓條脆弱,勿重敲否則影響精確度,角度90o須合乎標準,連接處要求無縫隙。
       g.門框:垂直門框緊靠立板以自攻螺絲固定,上框以自攻螺絲固定加強,橫框要水平,直框要垂直。
       h.門片:安裝穩(wěn)固,靈活自如,適時調整間距,角度90o須合乎標準,上門片無雜音及撞擊聲,順便把門鎖安裝定位。
       i.庫板之地面角落須裝弧型踢腳板。
       j.本工程包商負責所有鉆孔、切孔及設備穿動之切割及角料補強,所有庫板切割處須加收邊鋁料處理。
       k.所有庫板之接縫處須以硅膠填縫處理,可承受10mm水柱之室內外差壓。
       l.施工完畢,適時調整水平及垂直間隙。
       m.把保護膜撕光,清掃垃圾,收回廢料。

7.2 重載鋁鋁頂板架
       7.2.1 重載式鋁架規(guī)格
       a.采用重載式無塵車間專用鋁架,鋁擠型線條及鋁壓鑄接頭裝組,十字接頭須預留可接配撒水頭之設計。
       b.本鋁架須可承受每平方公尺300公斤之平均荷重及120公斤之單點荷重,所有鋁架組合接縫須填硅膠氣密。
       7.2.2 盲板規(guī)格
       a.重載式鋁架頂板架內未裝設HEPA及燈具等設備處須裝設盲板。
       b.盲板采用2mm厚烤漆鋼板,雙面包覆厚度為0.5mm之烤漆鋼板。
       7.2.3 施工要點
       a.所有重載式鋁架吊桿須采用5/8?螺桿。
       b.所有重載式鋁架組合完后之接縫須填硅膠氣密。
       c.本工程裝修完工后須1以無塵布擦拭清潔至無污為止,須以不銹鋼法蘭收尾。


1584085960430194

7.3 高架地板
       7.3.1 活動地板

*材    質:鋁合金壓鑄。
*尺    寸:600mm×600mm。
*流 孔 板:須于原制造工廠鉆孔,表面須平整不得有毛邊。
*平板荷重要求:平均載重1700kgf/m2以上。
集中載重1500磅/平方英?,彎曲度1/300以內橫向荷重須耐地震系數0.3g以上。
*開孔率流孔平板荷重要求:平均載重1550kgf/m2以上。
集中載重2640磅/平方英?,彎曲度1/300以內橫向荷重須耐地震系數0.3g以上。


       7.3.2 地板面材

*主要規(guī)格:導電地磚或耐磨地磚。
*材    質:須為耐磨、耐火、抗化學性、且不含石棉材,質地緊密透心。
*厚    度:3.0mm。
*電 阻 值:0.025M~10MΩ。
*施    工:須于原制造工廠壓貼。
7.3.3 支撐結構
*腳    架:底盤為鋁合金壓鑄成型,支架上附有螺帽可微調高度。
軸向荷重5000kgf以上。
橫向荷重耐地震系數0.3g以上。
高度90公分(須可調整)。
*橫    梁:腳架間須裝設橫梁以加強高架地板間之結構穩(wěn)固。
*斜    ?:高架地板與無塵車間之輕形庫板墻間須隔離,不得直接固定于庫板墻上,所有靠庫板墻邊之腳架須另設斜?,每60公分一組。
*回風支架:包柱之庫板須直接固定。
7.3.4 導電接地
*腳架接地須引至預留之接地線。
*高架地板腳架接地每9m2接一點。


7.4 環(huán)氧樹脂規(guī)格
       7.4.1 墻板
       a.底涂:以主劑及硬化劑混合攪拌后涂布。
       b.批層:以主劑及硬化劑混合攪拌后再添入滑石粉,用批刀刮平干燥后再研磨。
       c.中涂:以主劑及硬化劑混合攪拌后涂布。
       d.上涂:中涂表面如有凸點,需研磨,再同中涂施工程序使表面光亮平整。
       7.4.2 地面
       a.底涂:以主劑及硬化劑混合攪拌后涂布。
       b.中涂:采流展樹脂砂漿方式施工,以主劑及硬化劑混合攪拌后,再添石英粉及石英質硅砂涂于底層,使表面流展至平整。
       c.上涂:中涂表面如有凹凸點,需補平研磨,再以主劑及硬化劑混合攪拌后涂布,使表面光亮平整。

7.5 地板之整平
       7.5.1 本項施工系采地面自動整平材施工,以液態(tài)高鋁水泥漿鋪倒于地面上,任其自行流展保持泥漿水平,待干固后即可自動整平。以改善地板之平整度,并增加地板之強度。鋪設水泥厚度須為3mm,強度須達每平方英?6,000磅以上。
       7.5.2 于施工前須先清除水泥地板上之垃圾,再打底劑。
       7.5.3 地板自動整平材采用TEXSA A-MORTER或核可之同等品。

7.6 特訂條款
       7.6.1 隔間及頂板之庫板于裝修完工后以純水及無塵布擦拭清潔至無污為止,所有開孔及管線穿越孔之周邊縫隙填補硅膠,縫隙過大無法采用硅膠填補者,須以不銹鋼法蘭收尾。
       7.6.2 地板于清潔后須加以打臘,地面須順平無明顯凹凸現象。


8. 壓縮空氣系統(tǒng)規(guī)范


8.1 通則
       8.1.1 說明
       本章說明氣控用壓縮空氣系統(tǒng)的設計、建造、檢驗和測試等之一般要求。
       本規(guī)范如有任何疑慮依顧問解釋為準。
       8.1.2 適用范圍

空氣壓縮機及空氣槽
壓縮空氣管路及其專用設備
吸附式空氣干燥機
設備基座及避震安裝
冷凍式空氣干燥機


       8.1.3 相關法規(guī)及標準
       CNS-3038-B7044    空氣壓縮機試驗法
       ASTM B280 空調及冷凍現場用無縫銅管
       ANSI/ASME B16.22 鍛造銅及銅合金軟焊接合壓力管件
       8.1.4 質量保證
       承包商所提供本章所規(guī)范之產品應為專業(yè)制造至少有五年以上之業(yè)績。
       文件送審
       承包商應提送器材數據,包括制造廠名稱、型錄、性能及材質說明。
       檢送廠商證明書以證明產品符合或優(yōu)于規(guī)范要求。

8.2 產品
       8.2.1 空壓機、驅動馬達及傳動部品
       a.所有的空壓機必須是無油式且為螺旋式。
       b.空壓機需經良好之平衡,基礎構造宜輕,最好是附基礎板并于場內測試完成之整組空壓機。空氣與油冷卻器等之冷卻水系供自輔助冷卻水系統(tǒng),故空壓機之設計需能接受該系統(tǒng)之水質與條件,氣冷式不需要,但需環(huán)境溫度46℃時機器正常運轉。
       c.空壓機以低轉速較佳,其進排氣閥需有足夠之尺寸并在操作時不發(fā)生振動。壓縮機需配備完整之配件如排放閥、排放管、釋壓閥、進排氣閥、潤滑油窗口、壓力表、溫度計插口及其它必須之配件。
       d.空壓機之設計需符合BS1751,ASME PTC-P或相等之標準。
       e.空壓機需用電動馬達驅動,馬達之動力需有合適的負荷系數及運轉系數以克服最低之進氣溫度實最大之力矩。
       f.馬達需為直接聯結式附撓性聯軸器或齒輪傳動器,回轉式壓縮機用齒輪傳動器需符合AGMA420,421及430或相等之標準。不可用皮帶傳動,行星齒輪或鏈條傳動。
       g.設備需有聲音及振動的隔離。要注意使用合適的減震器,以供正常運轉時之振動頻率與設備之自然頻率間不致產生共振現象,且其轉子在運轉范圍內需無臨界轉速之問題。
       h.在空壓機組正常運轉時,需無地板振動發(fā)生,必要時空壓機組加裝避震器。
       8.2.2 空氣過濾器
       a.進氣過濾器需能處理個別空壓機之最大進氣量。所有其它之過濾器,其最大處理量須等于空壓機運轉之輸出量。所有過濾器必須設計為在正常運轉下能自動及不需維護。
       b.進氣過濾器須能在充滿灰塵之空氣情況下工作。最低壽命為16,000小時以上。
       c.極細過濾器須為可移動匣式設計,能處理最大壓力下之最大空氣量。它必須能移除壓縮空氣中之灰塵及其它外來物質。細過濾器須配置自動水器,可自動卸水。
       8.2.3 油氣分離器度(無油式空壓機不需按裝)
       a.油水分離器安置于空壓機之輸出管路上,其能量須能處理單一空壓機之最大輸出,并能移除壓縮空氣中所有自由懸浮之油,使其含油量為2PPM以下。
       b.每一壓縮機供應管路上須設置一釋放閥,其能力須能釋放空壓機全部容量。
       8.2.4 空氣干燥機
       空氣干燥機若為吸附式,出口空氣需能主露點溫度-70以下。
       8.2.5 壓縮空氣儲槽
       壓縮空氣儲槽須遵造ASTM標準,DIN,BS 5169或相等標準設計與制造。
       壓縮空氣儲槽須為立式,盤式端板,焊接構造并經適當地防蝕涂裝,唯其中儀表用空氣儲槽若位于空氣干燥器上游,則其材質須為碳鋼。附有接頭、儀表、釋放閥、水、人孔等。
       8.2.6 工具
       廠商須提供設備安裝及保養(yǎng)所需之特殊工具和量具,以及完整的操作手冊。


9.測試、調整及平衡


9.1 試車前檢查
       檢查中若發(fā)現任何瑕疵,承包商應盡速修正,若本身無法獨自?成,須其它承包商配合時,應向業(yè)主提出報告,由業(yè)主負責協調解決。

9.2 試車
       承包商須派熟悉性能試驗之工程師,必要時會同設備制造廠技術人員,進行試車工作, 試車期間之水電費由業(yè)主負擔。

9.3 調整
       1.須確實記錄數據。
       2.在閥、風門及其它可調整裝置之設定點之作永久性的標記,以便爾后可以調回原來設定,設定后鎖定記憶裝置。
       3.經調整后需再測量,以證明系統(tǒng)平衡未遭破壞或已更正。
       4.系統(tǒng)應有正確的收工順序;裝回皮帶護罩,關閉施工門,關閉電氣開關箱間,回復溫度開關至原設定值。

9.4 空調通風設備之測試
       1.冰水主機之測試:應含進出口溫度、壓力及運轉電流等測試。
       2.水泵之測試:應含進出口壓力、水流量及運轉電流等測試。
       3.熱交換器之測試:應含冰水及冷卻水進出口溫度、水量及冷卻能力等測試。
       4.空調箱之測試:應含外氣溫度、出口風溫度、靜壓、送風量、冰水進出口溫度、水量、冷卻能力及運轉電流等測試。
       5.風機之測試:應含風量、靜壓及運轉電流等測試。

9.5 空氣系統(tǒng)測試
       1.調整空調箱系統(tǒng)及出風分布系統(tǒng),以提供所需之送風、回風、排風量及排氣。
       2.在空氣入口及出口測量風量。
       3.調整空氣分布系統(tǒng),以保室溫之均衡,并免除不良氣流及噪音。
       4.用風量控制裝置調整空氣量,但以不引起不良氣流及噪音為限。
       5.調整風機速度以改變系統(tǒng)總風量。如有需量,更換驅動裝置。調整風門以?化支管風量。
       6.提供標有每個風管出口或入口編號之系統(tǒng)圖。
       7.測量風機組之靜壓狀況,包括過濾器凈壓損失增加 50% 之余度。
       8.調整外氣自動風門、外氣、回及風排風門至設計條計。
       9.空氣系統(tǒng)須調整至設計值 ± 10%以下。

9.6 水系統(tǒng)測試
       1.調整水系統(tǒng)以提供所需或設計水量。
       2.在熱量測試前,調整系統(tǒng)中各熱交換組件之進出壓降及流量,測量溫差,與空氣系統(tǒng)之平衡同時進行水系統(tǒng)之平衡同時進行水系統(tǒng)之平裝之平衡工作。
       3.將運至熱交換組件之自動控制閥全開,以平衡水系統(tǒng)。
       4.以平衡考克、平衡閥及平衡管件調整水分配系統(tǒng),檢修閥或阻斷閥不得作為平衡之用。
       5.如所使用之泵容量小于總流量或個別系統(tǒng)部分之流量需求,可以暫時限制其它部份之流量,使測試部份之流量達到所需之量。

9.7 無塵車間測試驗收標準
       9.7.1 泄漏測試
       1. 檢驗規(guī)格
       a.Filter 及 Frame 不得有泄漏。
       b.燈具及其它開孔接縫處不得有泄漏。
       2. 檢驗基準
       a.HEAP Filter 出廠檢驗報告。
       b.于Filter 下約 50mm 處,用 Particle Counter 掃描測試。
       3. 測試儀器:Particle Counter


1

       9.7.2 潔凈度測試
       1.潔凈度測試:潔凈室于泄漏測試完成后須于地面 90 公分高處量測粒子數,其粒徑及粒子數上限值須符合以下標準。
潔凈度
(級數)測定粒徑(0.5um)

QQ截圖20220421105136

       2.檢驗基準:
       a.依美國聯邦標準209E, 3m×3m 為一點每點至少測兩次,測試高度離地900mm 處,用 Particle Counter 測試。
       b.本案僅施行完工后之檢驗測試,并協助業(yè)主施行設備搬入后及運轉中之檢驗測試。
       9.7.3 風速及風量測試
       1.檢驗規(guī)格
       a.參考空調箱風機之送風量及 HEAP Filter 之平均風量及風速。
       b.誤差 ± 20%。
       2.檢驗基準
       a.測試高度:Filter 下方 50 mm
       b.測試點數:每一Filter 測兩點
       3.測試儀器:風速計
       9.7.4 照度測試
       1.檢驗規(guī)格:如總則室內條件表
       2.檢驗基準:
       a.測試高度:Floor + 1000mm
       b.測試點數:平均
       3.測試儀器:照度計
       9.7.5 溫度及濕度測試
       1.檢驗規(guī)格:如施工圖室內條件表
       2.檢驗基準:
       a.測試高度:Floor + 1.500mm
       b.測試點數:每點均在總則室內條件內
       3.測試儀器:溫度計及濕度計
       9.7.6 室內靜壓測試
       檢驗規(guī)格:如總則室內條件表


9.8 試車報告


空調系統(tǒng)于試車調整時,須詳細記載,并作成書面報告,送交業(yè)主。